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发现最美铁路】助力沿线产业发展 昌赣高铁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发现最美铁路】助力沿线产业发展 昌赣高铁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来源:光明网2020-08-19 11: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李俊男 陶媛)“之前来蕉溪这边要从县城绕一圈,30多公里,骑车一个多小时,现在走这条路,十几分钟就到了”,兴国县高兴镇华坑村农户胡美连原先在华坑村摘烟叶,每天赚60元,收入还有季节性。自从永丰乡蕉溪村建设兴国西站,华坑村与蕉溪村之间修建了4公里的便道,胡美连就选择在蕉溪村务工,每天能赚120元,出行交通也很方便。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点带动作用。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原中央苏区第一条350公里时速的高铁,也是一条服务苏区振兴的快速路,昌赣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有利于沿线瑞金、赣县、泰和、万安、新干等县市区域功能开发,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还能助力沿线产业发展,为“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迈入“高铁时代” 刻画乡村旅游精品点

  万安县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农村人口18.7万人,超过全县总人口的一半。对于万安县而言,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至关重要。昌赣高铁的开通运营,结束了万安县不通火车的历史,一步迈入“高铁时代”,圆了万安人民的高铁梦。这不仅方便了万安县百姓的出行,也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当地特色农产业的发展。以“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为发展理念,万安将高铁沿线8个行政村、27个村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成高铁沿线“吉安境内最美风光带”。

【发现最美铁路】助力沿线产业发展 昌赣高铁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光明网 李俊男摄

  夏木塘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原是个空心村,村庄户籍人口虽然有40多户,但只有9户常住人口。院墙破坏、杂草丛生、脏污狼藉使得这里显得异常荒凉。2017年9月,夏木塘的命运被改变。因其距离万花世界仅500米,夏木塘被纳入万花世界旅游聚集区的功能拓展区。经过改造,村落干净整洁、古树环绕、趣味十足,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高铁通车后,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仅“花花世界”鲜花观光园就曾创下日接待2万游客的记录,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陆续带动6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了全面脱贫。乡村旅游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就业,这也是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新生动力。

  万安县也紧抓机遇,在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提档升级。结合高铁万安县站的落成,万安县再布局推进10公里鲜花大道和投资6.3亿元的贵澳鲜花小镇建设,一批新的乡村旅游精品点在万安乡村悄然兴起。

【发现最美铁路】助力沿线产业发展 昌赣高铁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光明网 李俊男摄

  借助高铁东风 “拐弯”打通村民致富路

  除了万安县,隔壁的兴国县也享受到了昌赣高铁开通的红利。扶持兴国县这个誉满中华的将军县、烈士县和苏区模范县,昌赣高铁在修建时特地在这里“拐了个弯”。高铁兴国西站的建成,缩短了兴国县至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兴国县的功能开发,带动了兴国县扶贫项目的实施。

  兴国县的刘衍明曾在自己创办的明旺制衣厂招收11个贫困户,成为兴国县脱贫攻坚的扶贫车间,但多年来交通不便、进货周转时间长成了困扰其发展的“绊脚石”。昌赣高铁开通后,从兴国县到制衣厂原料进货的长三角地区只需要2到3个小时,减少了时间成本。“我们厂就在兴国站和兴国西站的正中间”,提及开通的昌赣高铁,刘衍明很开心,“高铁开了日子肯定越来越好,我们还准备扩大规模,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奔小康!”

  兴国县迈进高铁时代后,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进行了广泛招商引资。“高铁更大程度地实现了人与货物分流,对提升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入驻的电子信息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截止2020年3月,兴国县共有47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增加值逆势增长17.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个百分点。

  目前,兴国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决策部署,积极强抓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和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契机,按照瞄准细分市场、依托核心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模式,逐步建立产业链条完善、产品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条,实现以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崛起步伐,打通村民的致富路。

  “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必须聚合全社会之力。昌赣高铁的建成,不仅带动了沿线贫困地区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农特产品也“乘坐着高铁出村”,助力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