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幸福花开新边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建设北疆靓丽风景线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幸福花开新边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建设北疆靓丽风景线

来源:光明网2020-08-08 10: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人民发出的庄严承诺,呼伦贝尔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集中资源、力量,精准发力、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富有呼伦贝尔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6654户123534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05户505人,贫困发生率由14.9%降至0.06%;28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2018年,阿荣旗、扎兰屯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4个区级贫困旗市摘帽退出,2019年,莫力达瓦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2个贫困县摘帽退出。三少民族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0281人减少到88人,脱贫率达99.1%。

  一、完善机制促攻坚

  呼伦贝尔市着力构建健全完善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全员参与、行动高效、运行有序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

  责任落实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构建起党委政府同责,四大班子共管,苏木乡镇包村工作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包户干部五支队伍攻坚,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派驻包联机制。确定了21位厅级领导包联旗市区,145个市直单位向苏木乡镇派驻83支脱贫攻坚支队,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扶5户贫困户。派驻驻村工作队476个,驻村干部1798人,形成了旗市区有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队,苏木乡镇有市派驻工作支队,嘎查村有驻村工作队的联动机制。

  动态管理机制。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常态化机制,做到“随时识别、及时帮扶,集中录入、动态进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社会扶贫机制。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广泛调动帮扶单位、扶贫协会、扶贫基金会、民营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深入开展京蒙扶贫协作。北京市区两级和社会各界向呼伦贝尔市投入资金18960万元,实施项目179个。其中财政援助资金16672万元,实施项目129个;社会资金2288万元,实施项目50个,项目涵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劳务协作及人才交流培训等多个领域。

  政策支持机制。围绕《呼伦贝尔市委 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保障兜底、健康扶贫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文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形成了政策组合拳。

  二、精准施策抓落实

  呼伦贝尔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突出产业富民增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全覆盖。市本级投入财政资金,引导旗市区建立“产业扶贫基金”,市级筹建农牧业产业扶贫基金,多元筹资、滚动使用,常态化扶持。重点围绕乳、肉、草、药、菌、蔬、果、林、禽、粮等扶贫产业及加工业,带动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业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着力为贫困群众打造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易地搬迁安居乐业。坚持“哪儿有产业往哪儿搬、哪儿能就业往哪儿迁”的原则,坚守“面积不超、负债不超”两个底线,通过民俗风情旅游、进城进镇创业、发展设施农牧业等方式发展后续增收产业,实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6-2018年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347户,“十三五”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教育扶贫阻断传递。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救助,确保贫困生求学得到有效保障,因贫失学问题全部解决。

  保障兜底应保尽保。统筹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对符合贫困和低保两项条件的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市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旗市区建立“大病保障基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长效机制,三项制度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0%。全市常住建档立卡贫困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26339人,实现 “应签尽签”。

  三、创新思路强保障

  呼伦贝尔市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党,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强化保障措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组织力量保障。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完善抓党建促脱贫“五个一”(发挥一个核心作用、筑牢一座坚强堡垒、打造一支先锋队伍、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发展项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工作优势,促进脱贫攻坚战向纵深推进。

  强化资金投入保障。2014-2019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9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大幅增长,由2014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3亿元。创新投入机制,由市本级投入财政资金,引导旗市区设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大病医疗保障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等三项扶贫基金,解决贫困人口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三难”问题。

  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努力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善,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改进考核督导方式,市级考核验收每年只进行一次,其它大规模检查一律精简。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向基层学习,为基层服务,精简图表,加强指导,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都必须打赢。”决战决胜、情比金坚,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呼伦贝尔市始终保持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担当,不忘初心、风雨兼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谱写出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壮丽诗篇!

  (作者: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凤莲)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