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总裁苏宁
光明网讯1月12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支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机遇”高端对话在光明日报社举办,来自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共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上,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总裁苏宁作主旨发言。
主持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也需要有企业的视角。今天也特别邀请了中信集团的控股公司,天津贵金属的交易所总裁苏宁先生,这家公司是国有控股,业务发展在行业内很受关注,去年推出了新模式,非常受到行业界的关注。在这,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请苏宁总裁谈谈自己的想法。
以下为发言实录:
感谢刘总的介绍和光明日报的邀请,津贵所作为一个大宗商品交易的代表参加这样的高端对话非常荣幸,首先向在座各位大咖尤其是我们母校的刘伟校长表示敬意。我们不是发言,更多是谈感受,因为我们在大宗商品领域是一线工作者,一会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我们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想法,我们认为大宗商品有可能成为改革的落地和实现突破的行业。
刚才刘总做了一个简单介绍,我大概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8年在天津市设立。国务院对于滨海新区有金融新政策,基于这个政策我们交易所2008年设立,2009年试运行。我们在2012年底、2013年初由中信集团控股,现在对这个公司拥有67%的控股权。我们是属于国有控股的混合制企业,国有比例是75.2%。我们中信在那个时期控股以后,实际也是做业务的探索,我们跟监管部门做了很多的沟通,交易所的定位是什么?我们跟监管部门交易沟通的结果是,它的定义为现货和现货衍生品的交易市场。
基于这个定位我们在控股以后做了很多的思考,首先中信为什么要控股这家交易所?集团领导从战略层面考虑希望有一个桥梁把金融实业打通,所以交易所是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基于这个定位我们在行业2012年底、2013年初到现在摸索观察了一年的时间。刚才刘总介绍在去年推出了新的交易模式,为什么推出这个新交易模式?后面会讲。
我们当时在做业务时,也在观察行业的问题。首先大宗商品行业有着非常大的范畴,可能包括生产、流通各个方面的企业业务,都在这范围内。这些问题也是供给侧改革需要攻坚的问题,一个是交易信息不透明,或者是难以进行管控,是非常大的问题。我们跟很多企业交流,比如说国企做大宗商品贸易时,他的领导担心业务员把市场的信息、资源带走。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做对等交易的难度比较大,我们经常跟企业交流,民营企业都是在行业内非常大的企业,口碑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民营企业说我们很难跟国有企业去竞争,因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和成本都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国有企业反而说我们跟民营企业去做对手交易的话,所谓的隐性风险信誉风险是国有企业没法承担的。因此,信息方面需要有一个第三方平台,把信息做好。
另外从融资的角度,我们跟银行也做了很多的交流。银行给大宗商品做授信很困难,一是风险问题,这个货物是真的假的,是否存在。另外,价格波动的风险是银行不能承担的,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跟房地产有一些区别,它的波动性和周期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我的融资是货物,货物出现风险以后怎么去处置?走司法程序、时间周期价格产生更大的变化,银行从这些风险角度难以对大宗商品业务做直接的授信。现在更多是帮助企业做评估授信,对产品本身授信比较少,但需求却非常大。
我们大宗商品的从业者对于价格波动的抵抗能力不够,刚才宗总也讲了大宗商品都有周期,价格波动以后企业缺乏一些合适的手段去抵抗风险。包括2008年以及很多次的金融危机中,企业只能坐在那等着价格回升,没有合适的手段。
另外,所谓的价格问题。中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大国,价格的定价权咱们现在有期货市场,咱们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封闭圈,对国际市场影响很小。国际市场很多的定价权在海外,包括原油、铁矿石,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小。现在很多的企业做风险管理,可能会选择国内交易市场,也有可能选择海外交易市场走,这是客观的情况。
另外,周转效率低,2012年发改委跟工信部做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调研,调研发现由于流通环节、效率比较低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野下深入思考。
大宗商品市场是一个交易场所,是一个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各方面要素聚集的点。在这个点如果做一些改革的话,可能会事半功倍。咱们国内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中间是有脱节的。期货市场发展很快,跳过了正常发达国家一步一步走的路,期货的功能我感觉发挥的还不错。现货这一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技术,对信息的提供,包括信息的一些证明也好这东西没有问题。但中间还缺少现货衍生品的市场。这个市场功能发挥好的话,可以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很大空间。平常企业在做业务过程中,比如说买一单货或者是卖一单货,买货本身需要资金的沉淀,为了解决价格波动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包括融资去找银行,如果做价格管理的话,需要期货市场配相应的资金再安排。这个效率就会比较低,成本会比较高。津贵所做了很多的探讨,能不能在这个中间市场实现综合服务,把企业的综合服务做集成。中间市场我们感觉国家还是需要管理,所谓地方的交易场所现在有上千家,但是把管理权限放在地方去做,每个地方对要素市场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手段不一致,但是市场是相通的。现在上千家包括活跃的可能近百家平台在做同样的事情,很多交易场所忽略了业务的本质,可能更加追求投机和盈利,忽略了怎么去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我们有一套相对比较成熟化的模式。今天时间比较短,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去津贵所做一些视察、考察,做一些业务的合作。
另外,还有一些建议,建议从供给侧改革,从国家层面需要有一些考虑。一个是大宗商品市场,从监管体系上可能需要改变。我不建议由各个地方去做监管,因为从国家统一层面是要有规划和管理,立法层面需要有一些要求。
另外,管好门槛,我的个人观点交易所的门槛,参与的单位和参与的客户门槛需要管好。要鼓励模式的创新,利用创新手段去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