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希望组织银发经济企业跨省参会参展。”企业代表的话音刚落,对面即刻传来回应:“分批组织企业自愿参展。”这一幕发生在11月12日成都市举办的“进解优促”面对面——银发经济产业链企业专场座谈会上。
没有繁文缛节,不绕圈子,长桌两侧,市级相关部门、相关区(市)县、市属国企分管负责同志、行业组织负责人与30家银发经济企业代表相对而坐。诉求直截了当,回应精准务实,一场为银发经济产业精准“号脉”、现场“开方”的座谈会在高效的节奏中展开。
直面痛点堵点政企互动精准破题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围绕智慧养老、康复辅具、医养结合等领域,集中反映了政策补贴、人才引进、融资支持、市场推广等共性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市级部门逐一回应,直击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并明确表示将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形成可操作的政策举措。
成都九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出“希望政府引导相关高校或职业院校培养更多专业化人员,并引导对口学生走进养老机构实习”的建议,市民政局现场表态,表示将加快和养老服务企业共建学校职业培训基地,联合举办定制化培训班,培养更多适应养老行业的专业化人才。
针对成都卿心懂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群众对新兴科技型适老化设备及服务还不太了解,能否集中组织体验活动”等痛点,成都市民政局现场回复将积极顺应新兴行业发展,在适老化设施设备供给清单中逐步调整相关设备,逐步推动外骨骼等设备进入适老化设备安装及支持范围。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心“能否规范老年保健品使用宣传和指引”,市市场监管局明确表态将持续做好规范老年人保健品宣传与指引工作,从源头把控、过程监管、消费引导三方面发力,阻断违规产品流通,杜绝虚假宣传,同时帮助老年人理性选择。
都江堰馨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的融资诉求,得到市属国企积极回应。成都金控集团表示将探索成立或投资银发产业链相关基金,引导子基金加大对康养医疗方面投资;成都产投集团则补充介绍了“天府服保贷”专项产品,可为中小微银发经济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信贷支持,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对接了解。
搭建协作平台,共绘银发经济蓝图
“与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问题得到逐一回应,让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成都九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会后表示,将积极配合政策落地,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这场“零距离” 的政企座谈会,既是对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的一次“精准把脉”,也是对产业未来发展的系统谋划与前瞻布局。针对企业提出的各类诉求、建议,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我们将系统梳理、分类研究,持续推动座谈成果有效转化。”
作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数据显示,全国银发经济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增至约30万亿元。成都作为超大城市,老年常住人口已超400万,养老服务需求正加速向“品质升级型”转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将其列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并出台《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初步形成“1+3+7+7”银发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开展58场供需对接活动,推动27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122.07亿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接下来,成都市将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政策供给,高标准建设银发经济园区,营造法治化市场新环境。同时,鼓励广大企业锐意创新,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携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成都养老”品牌,共同提升成都银发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