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海以重大项目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首页> 经济频道> 产经 > 正文

南海以重大项目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中国网科学2021-10-11 16: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金九银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诸多重大项目的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挖掘机挥舞着巨臂、运输车往来穿梭,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投资百亿的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将成为南海立足大湾区、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全区正以重大项目为引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狠抓重大项目,掀起发展热潮

  今年9月26日,广东省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其中佛山分会场设在南海区狮山镇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现场。南海在会上宣布,第三季度有2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到272.95亿元;其中18个为产业项目,包括投资百亿元的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总投资213.45亿元,占总投资的78.2%,反映出南海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这些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智能家居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内的重要项目。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精密制造项目,将填补南海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的空白,力争成为佛山市电子信息产业龙头。按计划,信扬控股狮山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将引进月产能约5000万颗成像模块的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并以该项目为主体谋划上市。

  除了引入的项目外,本土企业也积极在南海布局总部经济。9月15日,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总部项目在桂城街道联合动工,项目建成投用后,未来5年纳税总额将超过3.8亿元,预计将吸引超5000名人才集聚。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重大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南海以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重构空间格局,建好载体平台

  相比过去紧盯单个项目的招商方式,南海正朝着以平台载体为重点招商方向大步挺进。

  南海抓好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先导区,支持狮山镇创建“两业”融合示范镇,加快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大沥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现代化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

  同时,南海以更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把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作为南海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关键抓手,全力支持配合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开发建设,努力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平移一批先进经验、创新举措,推动与港澳、深圳及两个合作区在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中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影视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

  第三季度,南海有8个产业载体项目集中开工。今年8月已动工的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正是其中一个代表。它将引入不少于150家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智慧园区,以科技创新助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打造深佛合作核心平台。

  近年来,南海正借着“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和“地治改革”的契机,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大力发展“两高四新”产业布局,吸引一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的龙头项目落地。坚持“一个提升、两个连片”总体思路,以空间格局重构为重点,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功能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连片村改攻坚,力争用两年时间再拆除改造6.7万亩村级工业园,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园区,谋划整合一批万亩级产业园区。

  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软实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引来“金凤凰”。“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这已成为南海干部的普遍共识。

  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从确定投资意向到土地征收、入储、整理、挂牌,直至成功竞得该地块,用时仅3个月,彰显了项目推进的“南海速度”。“我们考察了许多地方,最后选择佛山南海,主要是看重这里的湾区区位、场地优势和政府效率,大湾区是做智能制造的好地方,有空港和海运优势,对我们的产品出口非常有利。”信扬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文增表示,“有时(政府工作人员)深夜还在和我们核对相关数据和项目进展情况,政府的态度和效率,让我们很有信心。”

  南海坚决落实市委“一号改革”工程,大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重点领域不断进行改革攻坚:实验区建设不断加速,首批富有“含金量”的8项省级支持事项和24项市级支持事项迅速落实。“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区级中心547个事项全部下沉至镇街实施,超97%的业务在镇街和社区办理,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近期,南海还发布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未来三年将投入超60亿元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重磅改革一个个落地,招商引资结下累累硕果。今年1至8月,南海新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61个,计划投资额545.8亿元,其中,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0个,计划投资额391.5亿元,同比增长29.6%。南海正进一步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铭阳)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