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航空运输业非均衡复苏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全球航空运输业非均衡复苏

来源:经济日报2021-09-17 09: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全球航空运输业正在复苏,但复苏呈现不均衡状态,包括客货运之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复苏不均衡。在疫情形势下,推动航空运输业尽快全面复苏,将产生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对促进全球经贸复苏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航空运输业与世界经济贸易休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运输业造成破坏性影响并使其一度深陷危机之中,2020年更是成为航空运输业数据史上至暗年份。在疫情形势下,推动航空运输业尽快全面复苏,将产生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包括为工商业、旅游业、相关就业以及更广泛的经济活动注入活力,对促进全球经贸复苏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疫情暴发以来,受各国边境封锁、旅行限制及隔离等防疫措施的影响,全球航空运输客货运需求及运力一度大幅下降,大量商业机队停飞,大批航线停运,大量相关工作岗位消失,全球航空连通性急剧下降,全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航空公司普遍出现营收大幅下降、亏损严重、收支严重失衡、持续“烧钱”和股价下跌等严峻形势。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2020年世界航空运输业绩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客运量为18亿人次,比2019年的45亿人次减少60.2%;客运需求同比下跌65.9%,其中国际市场客运需求同比下跌75.6%;与2019年相比,客运国内市场需求下降48.8%;全行业客运总收入下降69%,至1890亿美元,净亏损总额为1264亿美元;客运量出现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货运运力同比下降21.4%,货运需求同比下降9.7%,需求年降幅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降幅。全球航空连通性急剧下降一半以上。

  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正在复苏,但复苏呈现不均衡状态,包括客货运之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复苏不均衡。

  国际旅行限制继续重创国际客运业务,客运市场仍处于低迷和复苏乏力状态。

  货运是2020年航空运输的亮点。在运力一度紧缩后,全行业载货率上升了7个百分点,达到53.8%,这是国际航协自199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到2020年底,全行业货运运力近乎恢复到疫情危机前水平。目前,货运市场形势持续向好,需求大幅增长且收益稳定。受疫苗、个人防护装备和医疗用品等防疫物资运输巨大需求的推动,货运出现强劲反弹势头。货运已成为许多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的收入生命线。

  航空货运复苏的强劲表现并非普遍,各区域复苏情况差异显著,部分区域的表现超过了全球趋势,个别区域则落后。北美、中东、非洲、欧洲和亚太均步入不同程度的复苏,拉美的复苏则陷入停滞。

  在客运方面,国际市场受创最大,复苏缓慢迟滞。国内市场的复苏表现优于国际市场,其复苏相对更快更强。2020年全球表现优异的五大国内客运机场均位于亚洲,中国的客运国内市场表现尤其突出,提升了全球客运国内市场复苏的整体水平。中国在2020年首次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客运国内市场,在努力控制疫情后,其客运国内市场的复苏进一步加快。从区域市场形势看,客运方面复苏表现排名依次为亚太、北美、欧洲、拉美、中东和非洲。

  基于航空旅行量回升预期、疫苗接种加速和航空货运出口激增等因素,全球航司股价出现上涨,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各地区航司财务表现因国内市场规模和疫苗接种速度而有所差异。亚太航司股价表现最佳,其次是北美航司,欧洲航司股价表现欠佳。

  随着疫苗接种人口快速增长、病毒检测技术及方法的进步,以及被压抑许久的国际旅行需求的释放,全球航空运输业的信心和景气指数在上升,复苏前景可期。从长远看,后疫情时代潜在的经济增长前景、全球供应链运转良好的有利现状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表现强劲等宏观因素,将拉动航空货运市场进一步增长。航空货运需求数据显示,大多数经济体的商业信心、制造业产出和新出口订单都在快速增长,大批企业的库存销售比将从历史低点很快提升。此外,与集装箱海运相比,空运的平均价格已大幅度下降并保持稳定,航空货运的竞争力和可靠性有所提升,时效优势更加明显。

  据国际航协预测,全球客运量在2021年将恢复至疫情前的52%,2022年将恢复至疫情前的88%,2023年有望超过疫情前水平至105%。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等国内市场的繁荣预期,客运需求有望在2019年至2039年之间年均增长3%。

  不过,全球航空运输业复苏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国际旅行限制、隔离措施、疫苗接种和病毒检测证书及其管理、国际旅行病毒检测成本、病毒变异体引发疫情突变等,都将给行业复苏前景带来下行风险。为此,应动员行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全社会力量采取全面应对的政策措施,排除复苏障碍,加快复苏进度。

  各国政府应积极实施基于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境外输入风险的同时,尽快放松国际旅行限制。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双边、多边和区域协定,尽快建立疫苗接种记录及承认、病毒检测和国际旅行健康证书的全球标准。

  政府财政纾困政策对航空运输业的复苏极为重要。此前各国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防止了更大范围的航空公司破产,帮助航空公司渡过难关。今后,航空公司仍需继续获得政府更多的纾困帮助,尤其是就业保障与支持、削减成本、减轻债务压力等。全球航空运输业是拉动GDP增长和创造、保有大量工作岗位的重要产业,各国政府有责任保护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航空运输业自身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承诺,努力实现具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复苏。全球石油和燃油需求预计将上升,供应的增长速度不会像需求复苏那样快。因此,随着经济回暖和客运量恢复,航空公司将面临燃油成本上升的挑战。目前,油价成本以及基础设施等非燃油成本都在上升,航空公司削减成本的速度不及收入下降的速度,情况令人担忧。在很长时期内,控制和降低成本将是航空公司恢复财务良性运转的关键。(杨海泉)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