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将会刮起怎样的智能化变革?5G时代通信智能化变革
首页> 经济频道> 产经 > 正文

5G将会刮起怎样的智能化变革?5G时代通信智能化变革

来源:光明网2021-08-20 18: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G现在有多火?无论是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的全国目前已建成5G基站近96万个,还是《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标要求2023年全国5G基站数量将达到252万以上,我国5G网络建设都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

  不只是宽带、速率,5G还在移动性、时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正所谓“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如果将5G和4G进行对比,5G将从原来4G面向消费者应用,扩展到面向产业应用。

  随着5G建设不断加速,中国AIoT产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遇。然而,不同传统产业对于智能技术的需求千差万别,在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将技术与应用进行深度融合?产业应用如何才能规模化落地?

  智能时代的通信要求发生变化

  AIoT是指在主要解决数据传输技术的IoT标准基础上,更加关注新的IoT应用形态,使得AI与IoT相辅相成。具体来看,物联网IoT为人工智能AI提供深度学习所需的海量数据养料,其场景化互联更为AI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础;AI将连接后产生的海量数据经分析、决策转换为价值,又反过来指导IoT应用的效率提升。

  不难看出,数据处理在AIoT应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就对算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在医疗领域,科学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针对埃博拉病毒蛋白V35进行对接,一天可完成4000万分子化合物的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筛选,这背后就离不开超算算力的功劳。

  然而,由于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算力不足也制约着部分应用的发展。比如,随着高清监控普及,安防监控领域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催生了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但是,受到算力等因素的制约,安防监控视频的快速处理和深度利用仍需要大量使用人工分析,这也导致智能安防摄像头普及速度低于预期。

  不过,算力问题正在被逐步解决。对于海量的摄像头而言,仅仅只依靠云计算往往让其不堪重负,而集合了云计算、边缘计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算力不足的难题,这就对云端协同提出着更高要求。同时,在终端侧额外叠加AI算力,将图像识别留置于本地,也能在降低时延的同时,减轻对于网络连接和容量的需求。

  正是由于产品对于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AIoT应用的不断演变与落地,其对通信模组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

  通信模组成为绕不开的中坚力量

  通信模组是将基带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并提供标准接口的功能模块。各类终端借助无线模组可以实现通信功能,因此通信模组承载了端到端、端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是用户数据传输的通道,也是物联网终端的核心部件之一。

  在实际的应用中,通信模组需要对多种芯片、器件进行再设计与集成,需考虑多种通信协议、网络制式、体积、干扰、功耗、特殊工艺等,例如工业级的耐高低温、抗震动、抗电磁干扰等要求,同时具有定制化特点,需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不仅如此,智能时代的下游用户也已不满足于模组仅仅承担联网的功能,还需要通信模组具备融合感知、前端数据处理、中程度控制等复合功能,甚至还要集成安卓系统、WIFI、蓝牙、GNSS等功能于一体。

  以工业手持领域为例,随着以工业数据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对于数据采集需求的日益增大,包括工业手持PDA、条码数据采集器在内的智能工业手持终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其特点是坚固、耐用,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业恶劣环境,但对通信连接也存在为严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5G低时延、无相互干扰、可靠性高、部署覆盖面更广的优势能够为智能工业手持终端采集信号提供更为优质的无线传输,5G具有的可连接百万级别的物联网终端数量能力也能够代替现有状态感知的有线传输方式,满足端到端的数据传递,而这些都离不开5G智能通信模组的加持与赋能。

  作为知名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广和通认为,通信模组对于物联网终端而言举足轻重。从当前的发展态势看,无线通信模组行业正以其在物联网产业链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而日益凸显价值。诸多迹象显示,近期无线通信模组企业纷纷加大了向物联网应用场景的深入掘进。例如在钢铁行业,钢铁智能化进程中要将每一工序作为一个垂直行业处理,从底层的边缘到上层的生产计划、资源管理等均需海量物联,无线通信模组也就成为整个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在煤矿行业,无论是煤矿井上下的通信问题,还是井下监测、开采、安全等设备的智能化、无人化,都需要良好的通信能力支撑,无线通信模组依然堪称核心。

  不仅如此,随着AIoT时代的到来,通信模组的智能化也成为大势所趋,5G智能模组也将成为推动5G+AIoT应用规模化落地的中坚力量,其也将在网络、算力、AI等各个方面取得巨大突破。

  5G智能模组推动AIoT应用落地

  5G时代的到来,将为世界带来新一轮的智能化变革。没有了传统网络的时延、网速的桎梏,5G将彻底解放智能终端设备,让应用5G的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联动也更智能,真正进入AIoT时代。在实现万物智联的同时,通信模组的智能化也势在必行。

  在智慧工厂领域,5G企业专网能够解决WIFI环境下网络稳定性不佳、抗干扰性差、设备接入容量有限等问题,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连接,这其中5G智能模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具体来看,5G技术具有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和超低延时等方面优势,同时智能模组也能够在本地进行更高效的处理,还能帮助解决厂区的生产隐患,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安全帽佩戴检测、区域入侵检测、违规业务操作报警等智能分析功能,有效地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巡检强度。

  不仅如此,在工业手持、车载后装、智慧安防等领域,5G智能模组也在推动产业变革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例如,在智慧安防领域,5G智能模组能够满足安防行业对于高清、超高清监控的需求,可为用户提供超高清、流畅、稳定的视频效果,还能实现存储、传输、定位、对讲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门禁安检、可视化巡检、移动执法监控、应急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及检修远程指导等场景。

  显而易见,在未来的产业智能化变革中,智能模组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移动重点推出的34个5G典型应用案例中,5G+智慧矿山已经成为5G落地最为快速的领域之一。其中,具备高性能高算力的5G智能模组为实现采煤机远程一键启动、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无人驾驶、无线通信系统融合组网等各个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满足矿山生产及管控过程中对高带宽及低时延要求的同时,也能实现采矿设备的无人运行与智能管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广和通看来,通信模组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构建行业生态与创造行业价值是赋能千行百业的核心要素。因此,通信模组领域必须与全产业链谋求持续的联动合作,共同聚焦产业核心关切的问题,加速构建跨界融合、互利共赢的数字生态共同体。(李记)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