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济复苏稳中向好 下半年施策需更精准有力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经济复苏稳中向好 下半年施策需更精准有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2021-07-12 09: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将于近期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拟于15日召开,国家统计局将介绍上半年经济形势。专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复苏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速料呈两位数增长状态,但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料放缓,面对可能出现的外贸增速下降等问题,有关部门或加码稳增长政策力度,更精准有力地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出口消费料继续改善

  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复苏态势。前5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速近30%,外贸增长保持强势。6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终结了自3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至51.5%,反映了市场需求加快复苏。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出口、消费表现料继续改善,制造业投资稳步加快。”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考虑到基数效应消退,二季度多数经济指标同比可能有所走弱,但环比增长动能明显强于一季度。

  “在经济复苏和基数效应双重作用下,预计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速将达12.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表示。

  下半年GDP增速或逐步放缓

  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成为业内共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总体判断,我国经济正处于从快速复苏向常态化回归的过程中。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仍不平衡,在基数效应减弱、订单逆向回流和宏观政策边际调整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会放缓到8%左右,两年平均增速可能略高于一季度。下半年GDP同比增速将继续放缓,三季度同比增速会略高于6%,四季度可能在5%至6%之间。”王一鸣表示。

  无独有偶,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受房地产和出口因素影响,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将边际放缓。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随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国内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下半年我国出口补缺口效应趋弱,出口增速将放缓,国内工业生产增速也将随之下降。

  稳增长政策将加码

  业内人士表示,要维护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实施更加精准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在任泽平看来,下半年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此次降准及时引导市场预期,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扩张,为下半年稳就业、提振消费、发力基建提供支持。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稳字当头,以我为主,适度从“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上一下”的压力,即经济增长速度向下和物价上涨影响向上,货币政策以“松紧搭配”进行针对性应对,基准利率和流动性总闸口不松,不搞大水漫灌;定向支持政策不收紧,确保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输血”源源不断,增强精准滴灌。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实体经济仍遭遇一些困难,下半年需金融给予更加有力和针对性的支持。

  “一方面,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稳定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上半年信用债融资条件不佳进一步推升本来就旺盛的企业间接融资需求。另外,上半年财政政策力度有所收敛。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尤其是商业银行要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动贷款利率平稳回落。”连平说。(倪铭娅)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