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沈阳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首页> 经济频道> 产经 > 正文

沈阳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网 东海资讯2021-05-10 17: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放不停步 产业增活力

  沈阳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满园芳菲春意浓,正是开局奋进时。发展4年来,沈阳片区开放脚步不停,优化环境不歇,产业集聚不断,迸发创新激情,践行开放使命,增强区域开放发展活动,充分释放“自贸红利”。

沈阳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提质升级

  2020年12月4日,沈阳片区正式开通沈阳至洛杉矶、旧金山和伦敦三条跨境电商国际货运包机定班航线,为沈阳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了新平台。截至2020年底共飞行19个航班,货物总重量260吨,总金额达1481万美元。

  此外,沈阳片区与中国医药集团合作,利用桃仙机场药品口岸完成全市首单药品进口,结束了沈阳“只有进口药品、没有药品进口”的历史。推动东北冷鲜港获批全省唯一内陆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所,去年通过口岸转关运抵冷鲜产品700柜标准集装箱,进出口额4亿元,在拓展沈阳对外开放平台通道建设上持续迈出坚实步伐。

  谈及下一步开放工作,沈阳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赵博说:“在加快开放平台通道建设方面,我们推动远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扩容增效,提升进出口货物承载力,与罗布长风等龙头企业合作,扩大9610和国际快件业务量。我们还将加快东北冷鲜港建设,建成18万平方米多层冷库并投入运营,畅通公路转关运输,推动实施公铁海转关,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将开通沈阳至韩国全货机业务,沈阳对外开放通道日趋拓展。”

  在加快开放平台通道建设的同时,沈阳片区还加快综保区桃仙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完善了园区道路管网建设,在去年完成3.4千米桃仙河道改造工程和3.8千米“一横四纵”路网和配套污水、雨水、电力管道等市政设施建设基础上,将围绕服务“保税+”业态发展,进一步加快园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目前,2.3万平方米的综保区联检中心B座正在加快施工,占地8.5万平方米的保税加工中心正在规划建设,将为航空制造、维修再制造等“保税+”业态提供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加快恒温仓、冷链仓、艺术品保税仓等特色仓储空间建设,拓展保税仓储功能。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既是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沈阳片区深化对外经贸交流,在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沈阳片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塞尔维亚、阿根廷、菲律宾等25个国家26家商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匈牙利投资专家为海外经贸顾问。2020年,温州商会企业家走进沈阳片区招商引资说明会、中国(沈阳)韩国周自贸试验区推介等活动先后举办,充分利用进博会、辽洽会、京沈对口合作等活动推介沈阳片区。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沈阳片区组织参加的36家企业,达成意向成交额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辽洽会期间,开设了沈阳片区独立展区,组织中航发燃机、吕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14家先进制造、生物医疗、跨境电商企业展示新产品。

  “我们将重点以沈阳片区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速度经济’。初步确立了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发展定位,谋划了空港核心区及临空综合服务区、临港商展交易区、高端制造集聚区‘一核三区’,正在组织编制建设方案。”对沈阳片区提升开放能级的下一步计划,赵博透露,沈阳片区还将充分借助沈阳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契机,拓展对外开放的陆地、空中和网上通道。

沈阳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优化环境深化改革精准服务

  “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是沈阳片区形成的全国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它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处找”、涉税事项办理环节多、流转部门多的突出问题,使得涉税事项办理流程不再绕弯道,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沈阳片区的营商环境。

  该项创新落地实施以来,有效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大幅提升办税效率。在办税服务大厅,所有依纳税人申请的涉税事项、提交资料、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限全部统一、公开,并能实现一站办理。截至目前,有641个涉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即时办结率达到93.44%,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叫一个号、到一个窗口、找一个人、交一套资料、在一台计算机上”办完所有涉税业务,实现了纳税人“来了就办”的目标,户均办税时间节省60%以上,降低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办税负担。此项制度,创造了沈阳片区“30分钟办税节奏”,办税时间压缩到国家规定的40%以内。

  事实上,沈阳片区营商环境优化还体现在各项工作推进中。沈阳片区组建的审批局,让15个部门181个审批事项实现了一个机构、一枚印章审批,推行“先批后审、以管代审”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兑现单一窗口为92家企业及相关人才兑现政策支持资金;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窗口完成11个相关产品备案。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沈阳片区为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下足功夫。沈阳片区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印发《沈阳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与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成立“证照分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实施。经过省、市共同努力,试点涉及的全部528项改革事项实现“照后减证”,2020年78家企业通过新模式办理许可288件,涉及事项92项。

  “挂牌运行以来,我们还积极推动通关便利化和金融服务提升。”沈阳片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杨崇华告诉记者,沈阳片区协调沈阳海关累计复制推广87项创新经验,其中省级14项、国家级2项。在严把疫情防控基础上,优化通关服务机制,采取“提前申报”、压缩审批时限和“7×24小时”通关服务等措施,保障企业进出口货物快速放行。在提升金融服务方面,沈阳片区积极协调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省外汇管理局、市金融局等部门,共同谋划金融服务创新,推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对外业务向自贸试验区支行迁移,引进天风证券、富安资产等持牌金融企业。开展了科技园区集合贷试点,破解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跨境人民币便利结算系统等业务平台在沈阳片区率先试点,金融产业实现快速增长。

  为做优营商环境,未来,沈阳片区将按照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要求,开展高标准营商环境建设行动,重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承接好第二批省级行政权限,进一步完善支持跨境电商、航空经济等发展政策,让企业真正受益、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集聚 步伐加快释放能效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动能。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如今,沈阳片区重点产业集聚步伐加快,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

  在跨境电商领域,沈阳片区全面开通跨境电商保税备货(1210)和跨境直邮(9610)业务,瞄准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开展招商工作,引进跨境电商及服务企业400余家,京东外贸综合体项目落地,辽宁致通、上海甲申速递等企业落户并开展业务。

  沈阳片区还出台了跨境电商产业支持政策,对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企业和服务平台给予支持,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20年跨境电商及第三方服务企业比2019年增长3倍,占全市2/3以上,全年跨境电商通关量206.5万单,订单金额总值5.1亿元。创新跨境电商模式,推动首家跨境电商体验展示店开业运营。引进30余家直播电商企业,华狐直播电商产业园、魔筷直播基地成为具有牵动力的直播电商企业。

  在“保税+”业态领域,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获得国家税务总局批复,制定“保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编制沈阳综保区桃仙园区发展规划,统筹谋划“保税+”业态发展。推动了尼瓦纳(沈阳)再制造、辽宁山青机械维修服务两家公司落地,在省内首次启动维修再制造业务。加快推动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产业发展,中保力石、沈阳储运集团保税仓、环球资源跨境物联中心等一批保税仓储项目入驻综保区。充分借助自贸试验区和综保区优势,依托药品进口口岸发展国际化医疗,多次到海南博鳌乐城、首都医科大学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研究推动沈阳片区国际化医疗产业发展。

  在高新技术行业领域,企业发展迅速。以沈飞民机、沈飞国际为代表的航空制造产业持续壮大,沈飞大蒙皮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新松公司已成为全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东软医疗512层全景多模态CT、芯源微涂胶显影机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2020年,沈阳片区有9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雏鹰企业。

  沈阳片区产业的加速集聚,新兴业态的加快发展,与园区强化重点项目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不可分。沈阳片区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全员招商,充分调动各部门招商主动性,借助中介咨询机构等市场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引资,2020年洽谈储备项目160余个,邀请接待400余个招商考察团组,其中海外团组105个,70余个项目达成入驻购地意向,4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

  数据显示,2020年,沈阳片区新建续建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625.2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是2017年3倍。累计注册外资企业410家,是成立前的26倍,分别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

  沈阳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晓东表示,在集聚高端产业方面,下一步,沈阳片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大力提升空港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构建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推动航空产业集团发展壮大,支持南航等基地公司发展,开通沈阳至仁川全货机业务,力争全年实现200万单。同时,沈阳片区要发展高端制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能终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金融,支持基金、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引入基金、外资股权投资,推动QFLP落地。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发展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维修再制造等“保税+”业态,推动综保区保税研发、检测中心建设。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