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八省通衢”之地 读着“宋诗”赏美景
首页> 经济频道> 产经 > 正文

在“八省通衢”之地 读着“宋诗”赏美景

来源:浙江日报2021-05-08 17: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沿着高速看浙江”,从衢州市区出发,我们来到黄衢南高速常山段。一路向西,随着一片片新绿飞驰入眼,浙西门户、山水公园城市常山的魅力扑面而来。

  常山地处浙、赣、闽、皖四省边际,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紧邻常山江的招贤镇,距离黄衢南高速五里枢纽只有几分钟车程,拥有千年古渡、古县遗址等名胜,也是不少古代文人墨客驻足停留的地方。

  “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这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过招贤渡》诗中的两句,许多招贤人耳熟能详。

  站在杨万里曾待过的古渡口,极目远眺,但见常山江江面波光粼粼,江的对岸,一片葱茏。

  这两年,常山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立足优越的生态基础、悠久的建县历史和丰厚独特的人文特征,坚持美丽为基、文化为魂,倾力打造常山江“宋诗之河”等文化品牌,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浙西常山核心景区,招贤是其中重要一站。

  渡口边,一块块“宋诗长廊”的诗歌招牌吸引我们向绿柳深处走去。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同学们,这首宋诗说的就是我们家乡。今天我们就跟着诗歌,领略一番家乡的美。”采访时,巧遇招贤小学校长带领孩子们上作文课,朗朗上口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美。

  从招贤镇出来,沿着黄衢南高速往西走15分钟就到了芳村镇。这里位于常山江支流芳村溪上,是我省首个国家林木(花卉)公园——中国油茶公园的所在地,也是常山“宋诗之河”文化品牌正在打造的3个宋代文化小镇之一。经过两年的改造升级,这里的宋代古街已初具雏形。

  古镇焕发活力生机,在外乡贤相继返乡创业。不久前,当地村民郑文杰投资150万元在古街开了一家民宿。“民宿能同时接待130人用餐、举行会议,这几天游客爆满。”郑文杰说,借着便利的交通,不少人从安徽、江西等地赶来休闲度假。

  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衢州管理中心总经理鲁建伟介绍,黄衢南高速是我省最美高速路之一,而常山段因其独特的千年宋诗文化,途经的招贤镇、芳村镇和东案乡经过打造,串联起了一条“宋诗文化带”。2011年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黄山等地到衢州的行车时间,也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民宿业、土特产销售等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宋代,有近百位诗人曾游历常山,留下了千余首诗作。”常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这些文化资源正变成风景,通过黄衢南高速等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着一批批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读着“宋诗”赏美景,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钱关键叶晓倩)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