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首页> 经济频道> 产经 > 正文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来源:中国网2021-02-08 16: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自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收入。现在我们碣石的萝卜、辣椒、西瓜等都不愁销路。我农闲时有时也会到产业园打工挣钱,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碣石镇的村民陈建升深有体会地说。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陈建升的美好生活,是陆丰众多增收村民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陆丰市积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实施建设7.13多万亩,总投资1.13多亿元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夯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农业转变。同时,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萝卜、甘薯、荔枝产业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听说产业园也在积极研究种苗种培育工作,以后我们的种子质量就更有保障,我相信,农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碣石镇的村民张晓丽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村民变“股民”尽享改革红利

  增加陈建升和张晓丽幸福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只是陆丰市农业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工作的其中一项。这两年,陆丰市加大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建立市镇两级“三资”交易平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规划等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同时积极对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等三农重点领域进行了规划部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量化及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流转、复耕复垦等各项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遏制撂荒弃耕态势,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陆丰市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2020年,陆丰奖励流转业主资金680多万元、拨付镇村工作经费440多万元,提高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农田利用率提高了,市民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丰盈了。

  2020年10月,陆丰市城东镇高美村莲林合作社在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界定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率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工作,共量化股份964股,其中成员股占比高达70.02%,充分让成员享受到改革红利和保障了成员利益,近期该社在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中,成功地推选出陆丰市第一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和20名股东代表,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既定目标,既让组织成员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又保障了成员的合法利益。

  高美村让村民变“股民”,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够享受到改革红利,得益于近年来陆丰市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工作力度,现已完成1333个村组、167万多名成员资格界定。与此同时,正在积极推进4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开展资产量化及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改善人居环境,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自从村里修了路,来下埔村旅游观光的人多了,以前我们的农产品都卖不上价格,收入也不高。现田间地头上,到了收获季,来了很多收农产品的经纪采购车。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我今年的收益增加两倍。”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村民黄老先生指着脚下的沥青路高兴地说。

  “下埔村只是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华丽蝶变的一个缩影。”中共陆丰市委农办主任李炳丰说,他告诉记者,2020年金厢镇的下埔村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比中,就一举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文化旅游名村。类似的乡村还有陆丰市碣石镇的浅澳村,在2019年就摘掉贫困之帽、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备选村”名单。“如今,这两个村的年均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旅游休闲成了消费时尚,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李炳丰激动地说。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乡村的“颜值”和“气质”的提升,是近年来陆丰市大力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进村道硬化建设,切实提高了和群众满意度的结果。

  2017年以来,陆丰市投入7.2亿元在66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开展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以及雨污分流,全面铺开垃圾收集点建设,如今全市286个行政村100%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基础整治任务,277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416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污水管道收集或暗渠化,新建和改建了公厕605个、无害化卫生户厕2250户,乡村振兴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同时,该市还大力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曾经污水横流的沟渠变成了美丽碧道;曾经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铺上了沥青;曾经无人问津的贫困村也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房前屋后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绘就了陆丰乡村美丽画卷。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红色引擎促客流量创新高

  “如何写好‘红色日记’,讲好海陆丰革命老区红色故事,这是我们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结合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一难得机遇,找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发力点,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李炳丰说。

  近年来,陆丰充分借助上级对省定“红色村”的政策扶持,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党建+红色”的发展模式,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试点,发展红色旅游,构建“T”型红色旅游格局,以点带面打造红色引擎,示范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努力争取,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现在已完成周恩来活动居址修缮、渡海处升级、红色大道建设、渡海路建设、渡海处广场4级改造、‘虎洞’观光栈道、虎洞观光平台、古官道修复以及金厢红色文化馆建设等工作。”李炳丰拿出一张照片,他告诉记者,照片里游客所处的地方,就是由万科企业投资5000万元在洲渚村建设的渡海纪念公园,充分发挥了万科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作用。

  “红色金厢的名声正逐步打响,逐渐成为陆丰市的一张红色名片。”李炳丰介绍道,全省各地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慕名而来,到此学习参观、重温入党誓词或追忆红色革命岁月。“每年到此参观旅游的游客数十万人,如今的渡海处广场夜市每晚摆摊数量达100多个,每晚前来游玩的群众达3000人次,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创收”。

  打造“网红”工程,滨海走廊示范带初见成效

  从东海镇乌坎村出发,顺着黄金海岸线,至金厢镇下埔,感受红色文化,到浅澳海滩玩水和露营……一路行来,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这条覆盖金厢镇山门、金厢社区、下埔、洲渚、十二岗、码石铺、指田、港口、湖坑、角洋、桥头、后埔、上林、浅澳、角清背、前堆村等16个村(居),总长约43公里的线路,就是陆丰市委市政府以“感沧海桑田,游文化长廊”为主题坚持“超前走一步”理念和“八美”建设标准,大力打造的滨海走廊示范带。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什么是滨海走廊示范带?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升级成美丽乡村4.0版本?李炳丰介绍,“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是以美丽党建为引领,以美丽动力为保障,以美丽通道为载体,通过提升周边美丽环境,沿线美丽农居、串联美丽田园,链接美丽产业,最终实现陆丰市美丽乡村4.0版本建设。近期以线串点,以线带面,打造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远期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域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综合体。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滨海走廊示范带以带串联乡村风貌展示、乡村休闲旅游、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黄金海岸、红色文旅、乡村休闲、滨海度假、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着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滨海型慢生活之乡、广东省滨海美丽乡村样板。

  滨海走廊示范带的建设,促进了各县村绿化、道路硬化建设,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示范带建设带来的好处。“原来通往各县的路坑坑洼洼,现在不仅平坦,一路风景还很赏心悦目,最近听说还有北京的游客慕名开着房车来一些村子旅游,感受红色教育,陆丰的乡村真的大变样了。”周末自驾去金厢镇玩的张先生说。

  “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直接受益人口7万多人,辐射带动30多万人,路线预计总投资72157万元。”李炳丰介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沿途村庄道路工程、环卫设施建设、厕所建设、标识系统建设、生态停车场、沿街立面改造、文化景观节点建设、滨海海岸环境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以示范带建设作为亮点工作,强势打造乡村振兴网红工程,全面带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大变样 村民变“股民” 陆丰乡村这些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让陆丰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是我们的目标。”陆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正当时,陆丰市要以落实‘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为牵引,要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按照汕尾市委、市政府的乡村振兴定位,在强弱项上下功夫,在补短板上求突破,坚定不移地振兴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不断回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文:陈欣欣 南小渭)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