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1省份2020年人均消费榜出炉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31省份2020年人均消费榜出炉

来源:中新经纬2021-01-22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31省份2020年人均消费榜:上海最能花 食品烟酒支出大

  2020年31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公布,上海达42536元,成“最能花”城市;北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支出38903元。从支出方向看,食品烟酒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大;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降最猛。

11省份同比正增长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从31省份数据看,2020年上海成“最能花”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536元;北京位居第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903元,同时进入“3万元俱乐部”的还有浙江,人均消费支出31295元。

  天津、辽宁、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份进入“2万元俱乐部”;西藏人均消费支出较低,为13225元。

  同比名义增速方面,计算发现,云南以6.4%的增速居首。另外,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7省份超过全国平均线。

  其中,河北、江西、山东、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11省份实现同比正增长。

  钱都花哪了?

  居民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称,2020年,基本民生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12173元,增长4.3%。受居家时间增多影响,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和人均居住支出分别增长5.1%和3.2%。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新经纬客户端发现,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最大,为30.2%,该领域消费支出也是同比增长最快的;其次是居住,2020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降最多,降幅达19.1%。

  各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如何?如,天津数据显示,食品烟酒消费8516元,下降5.2%,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9.9%;其次,居住消费7035元,增长1.3%,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24.7%;教育文化娱乐消费2254元,下降37.1%,同样降幅最大。

  四川数据显示,受居家时间增多及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全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026元,增长8.7%,受疫情影响,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较上年下降最多,降幅达9.0%。

  广东数据显示,按消费类别分,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2升1平5降”态势。其中,食品和居住消费分别增长2.8%和5.5%,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与上年基本持平,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消费分别下降24.7%、14.4%、12.4%、5.2%和0.7%。

  方晓丹表示,其他消费类别支出增速仍未转正,但降幅持续收窄,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降幅比前三季度大幅收窄8.6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逆势上扬

  1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总量看,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方晓丹提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线上购物、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逆势上扬。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0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5.2%,人均购买消毒碗柜支出增长29.1%。居民居家时间增加,通信需求明显增多,网购行为大幅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服务支出增长6.2%。

  展望2021年,商务部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从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等四方面发力。

  此外,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五方面工作任务,包括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强化政策保障。

  2021年,你打算把钱花哪儿?(张澍楠)

[ 责编:李俊男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