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首批物联网实训基地启动 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民生 > 正文

全国首批物联网实训基地启动 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

来源:中国网科学2020-06-19 18:0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6月18日,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的全国首批物联网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在京举行。职业技能提升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文件,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发〔2019〕24号)明确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用于5000万人次以上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6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通信业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面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重点领域,大力扶持培训服务机构和网络培训平台发展,强化技能提升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当前,全球物联网市场正进入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到2023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万亿美元左右。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包括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和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有调查显示,未来五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1600万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将拥有非常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物联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高级物联网技能的职业人才奇缺;

  二是具备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三是初级物联网技能人才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些问题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物联网技能人才的短缺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很大制约,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程。面对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先生表示,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第一,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第二,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第三,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第四,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本次全国首批物联网实训基地的授牌和发布就是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物联网实力企业共同发布实施的《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的首批成果。物联网实训基地的认定将迅速推动一批物联网新职业的产生,同时带动国内一系列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职业培训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物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设。(张铭阳)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空间音频丨听见春分

  • 春分丨山色连天碧 林花向日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该研究精细刻画了活跃、重复的快速射电暴,构建统一图景,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发现”,为最终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奠定了观测基础。浙江大学邱建荣团队、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团队、上海理工大学顾敏团队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形成的新机制。
2023-03-20 09:52
中西部地区具有土地、绿电资源丰富,气温较东部低,数据与算力中心成本较低等优势,应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抓新机、加快发展。
2023-03-20 07:40
无论是全国两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对基础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都引起这些“打地基”的人高度关注。
2023-03-20 09:56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5日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会后,王志刚与李家超共同出席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签署仪式并致辞。
2023-03-19 08:19
16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国家电网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2023-03-17 09:30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天,我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
2023-03-17 05:30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发现,全球火灾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年平均影响可达2.4百万分率(ppm),表明火灾是引起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2023-03-17 05:30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推动全域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工作,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2023-03-17 05:3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3-03-17 05:30
从跨国视角来看,碎片化的监管措施会妨碍跨境人工智能市场的形成,并威胁到数字主权。为此,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发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3-03-16 06: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