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焦裕禄为治理风沙、水涝、盐碱“三害”,求贤若渴、爱惜人才,听说农业技术员准备离开兰考,他拖着病痛的身体赶到火车站,把一抔兰考“沙土”赠给农技员,嘱咐他“想兰考就看看这抔沙土”,农业技术员感动得留了下来……焦裕禄“抔土留人才”的故事,既有对人才的关怀,更是从侧面反映对人才的重视,巧妙通过情感的力量,让人才留下来,既让人才成长,也让地方发展,可以说是一种双赢。事实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要盘活人才资源,既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人才更多的支持,也需要在情感上给予人才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更多的人才自愿到乡村、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发挥外部人才的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人才的短板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单单依靠本土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把目光看向更广阔的人才市场,通过进一步地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加强与涉农企业、高校之间进行对接,让更多的人才从企业、高校走向农村,强化乡村人才引流工作,在人才的引进上追求多元化,鼓励高端人才走向农村,扎根农村,才能够发挥外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解决农村对高端人才、实用人才需求上的短板,也能够以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发挥本土人才的带头作用。要发挥出人才更大的作用,就需要“聚沙成塔”,凝聚本土人才形成强烈的发展共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投身到建设农村发展的大局中去。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健全乡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发挥农业生产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引领作用,才能够为乡村的发展培育一支能够担当作为创新的农民队伍,激发本土人才的潜能,更精准地使用人才。
发挥组织人才的示范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仅有具体推动农村建设的“实用人才”,也有组织协调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组织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这些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更需要让他们能够勇立潮头,主动带头干,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示范作用,让他们以生动的实践去说服群众,方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而人才工作是重要的抓手,只有加大情感上的倾斜度,盘活人才资源,抓好人才建设,通过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强化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才能够让农村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助推乡村振兴。(汪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