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低空经济为支点 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以低空经济为支点 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来源:光明网2024-04-26 10:54

  作者:张建

  2023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低空经济”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多个地方省区市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业融入日常生活、创造更多应用场景有了更为坚实的政策保障,低空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突出体现。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2024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国内低空旅游市场的潜在消费规模达到亿级人次,然而,由于我国低空消费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参与空中游览和航空运动的人数约为48万人次。据有关研究测算,到2030年我国低空旅游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低空旅游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低空经济在国内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得益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推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长期积累的加工、制造以及综合集成优势。但需要看到,对于我国来说,低空经济仍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相关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制仍存在不完善或者不适应的地方,应及时适应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真正培育好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新质生产力。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和“旅游”一直在发展中不断深化融合。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低空领域的加速应用,以低空经济为主要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重塑旅游业产业链条和相关环节,推动旅游场景加速推陈出新,也加速和带动旅游服务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近年来,无人机运输在一些山岳型景区的落地应用,有效降低了景区的综合运输成本,为更多山岳型景区解决运力和配送短板难题的提供了全新思路。不少城市观光型景区也探索更多“景区+无人机”的延伸服务新模式,通过无人机应用于景区配送,解决外卖小哥不能进景区、货物不能直达游客需求点位的实际问题,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新消费、新体验。在体验至上的今天,景区借助无人机实现高效配送,为游客提供景区外的餐饮和消费品供给,不仅改善了游客体验,还同步提升了景区的二次消费率和复游率,切切实实把“流量”变成“留量”。

  从前期应用的实际场景来看,低空经济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城市空中交通还只处于零星探索阶段,随着标准规范的完善以及城市治理、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逐渐扩大,也将会呈现老场景深化、新场景涌现的良好局面。当前应聚焦应用场景,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好发展低空经济。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一个个具体的示范案例固定为具体模型,从中总结出产业运营需要加强的环节、需要改进的地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和示范典型。

  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防止产业发展“一哄而上”,又要有效避免行业发展“一哄而散”,而是要结合当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场景需求,稳妥有序布局相关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防范“炒概念”“乱造场景”等无序行为,确保产生的应用场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与提高百姓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要做好相关法律规范的研究储备,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出台相关法规推动行业优化调整。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阐释,对不同情景下的应用,让使用者充分知晓相关的法律规定。此外,还要总结典型案例在各地加以推广,推动该领域普法工作顺利进行,进而打造消费业态丰富、产业链条完整、创新生态活跃、通航文化精彩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样本。

  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面向C端、B端和G端,不断打造新场景、释放新需求。例如,C端可以开发轻型固定翼飞行体验、直升机低空游、跳伞、热气球观光等项目,通过发放低空飞行消费券等形式引领消费新需求。B端可以进行物流运输、快递配送,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G端可以开发社会保障领域,比如消防灭火、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庞大,唯有建设好相对应的产业配套和消费业态,才能更好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百姓美好生活开拓新空间。

  (作者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主任)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