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据海报】早稻抢收 “丰”景如画!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已达7132.6万亩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数据海报】早稻抢收 “丰”景如画!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已达7132.6万亩

来源:光明网2022-08-26 17:27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 张慕琛)国家统计局8月26日消息称,根据对早稻的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推算,2022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平略降,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早稻面积稳中有增

【数据海报】早稻抢收 “丰”景如画!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已达7132.6万亩

8月1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当地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早稻,确保颗粒归仓。(光明图片 詹继成/摄)

  2022年,各地压实早稻生产责任,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全国早稻播种面积达到4755.1千公顷(7132.6万亩),比2021年增加21.0千公顷(31.5万亩),增长0.4%。

  其中,浙江、湖北、广东播种面积分别增加11.1千公顷(16.6万亩)、6.1千公顷(9.2万亩)和5.7千公顷(8.5万亩),增长10.9%、5.1%和0.7%。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增的主要原因包括,今年以来,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多措并举稳定双季稻生产。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浙江建立种粮成本与种粮补贴联动调整机制,实行全域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对早稻实行订单收购全覆盖;湖北积极引导适宜地区双季稻扩面增量,充分挖掘面积潜力;广东出台扩种双季稻奖补政策,推进村企镇企合作,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另外,上年华南部分地区气象条件较差,降水量偏少,影响早稻适时移栽,今年基本实现适期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

  早稻单产持平略降

【数据海报】早稻抢收 “丰”景如画!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已达7132.6万亩

8月1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龙头乡坛龙村美祥屯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农田里,当地农民驾驶水稻收割机抢收早稻。(光明图片 卢文斐/摄)

  2022年,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14.3公斤/公顷(394.3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8公斤/公顷(0.3公斤/亩),下降0.1%。

  其中,安徽、湖北单产分别增加93.9公斤/公顷(6.3公斤/亩)和54.0公斤/公顷(3.6公斤/亩),增长1.6%和0.9%。广东、海南、福建因阶段性低温多雨对早稻生产造成影响,单产分别减少87.0公斤/公顷(5.8公斤/亩)、59.9公斤/公顷(4.0公斤/亩)和51.1公斤/公顷(3.4公斤/亩),下降1.4%、1.0%和0.8%。

  王贵荣称,单产持平略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今年早稻生长期间气象条件“两头好、中间差”。早稻播种至4月,江南、华南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日照时数偏多,播栽用水较为充足,阶段性“倒春寒”天气持续时间较短、影响偏轻,水热条件总体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移栽返青和秧苗生长。5月至6月,江南、华南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阴雨日数偏多,影响早稻生育进程和光合产物形成,且部分地区出现多轮强降雨过程,影响早稻抽穗扬花。后期南方大部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气温偏高,利于早稻灌浆成熟。同时,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开展统防统治,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

  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数据海报】早稻抢收 “丰”景如画!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已达7132.6万亩

8月14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早稻收割已接近尾声,浦坝港镇种粮大户正忙着将早稻送进流水线烘干入库。(光明图片 林利军/摄)

  2022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3万吨(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2.1亿斤),增长0.4%。

  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稳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坚实支撑。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