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大考中国经济韧性仍在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迎大考中国经济韧性仍在

来源:光明网2020-03-04 15: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2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毫无意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综合PMI为28.9%,制造业PMI为35.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环比均有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最低水平。可以说,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综合的,毋庸置疑,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中国经济迎来了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没有人坐以待毙,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应对疫情给宏观经济和各类企业带来的冲击。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决定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就业、部署对个体工商户加大扶持,帮助缓解疫情影响纾困解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负总局相继出台减税降费和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释放流动性、降息、设立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等手段提供金融支持。

  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各地政府纷纷跟进,推出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减负,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上海市推出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屋租金的实施细则,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北京市则打出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补贴小微企业研发成本、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企业进行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尽最大可能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广东省政府则通过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境外采购快速通道、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口罩等防控物资购置问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政府政策精准出台,各类企业也开始吹响复工复产的集结号。一批企业率先复工转产防疫物资,比亚迪着手援产口罩和消毒液,目前产能已分别达到每天500万个和5万瓶,水星家纺受上海政府部门委托将现有部分生产线改造用于防护服生产,全力支援全国抗疫工作。危机之下,很多企业开始抱团取暖,受到疫情影响遭遇史上最冷春节档的影视行业发出“产业自救、共同‘战疫’”的倡议,推出项目合作信息库及时分享等举措推动产业加快复苏。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开放平台资源,与入驻商家共渡难关。阿里巴巴宣布免去所有天猫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台服务年费,蘑菇街携平台主播,针对品牌商家推出了“全程服务、佣金双免、无保证金、无须入驻”等多项优惠举措,帮助商家提振销售。苏宁、盒马鲜生等电商企业则与云海肴、西贝等餐饮企业“共享员工”,分担餐饮企业因停工带来的人力成本,也使这些电商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了满足。

  疫情阴云密布,一些行业领域却意外获得了逆势增长,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被激发了出来。由于餐饮停业、电影撤档、旅游终止,“宅经济”在疫情期间表现亮眼,游戏、短视频等在线娱乐服务异常活跃,国民游戏《王者荣耀》用户规模、单日流水屡创记录,抖音、快手等平台月活用户增长明显。而开学时间一再延期,在线教育迎来高光时刻,新东方云课堂、学习通、VIPKID、学而思网校等平台的市场渗透率大幅攀升。远程办公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即时通讯、协同文档、在线会议、云盘以及客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都受到市场的欢迎。疫情防控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生鲜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的便利店+电商均有不错的业绩;大型百货也积极拥抱线上服务,大悦城、银泰百货、合生汇等纷纷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群等进行线上直播销售,线下同城配送模式服务千家万户;传统企业也纷纷入局新零售,如中石化利用自己的网点优势突出APP“一键到厢”99元菜篮子服务。

  随着2月底除湖北以外地区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是目前经济工作的中心,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可以预见,3月份的经济数据将全面回暖。随着国民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消费、餐饮、旅游、娱乐等相关领域将会获得大幅反弹,而生物制药、医疗卫生、健康饮食、体育健身、智慧城市、无人机、机器人等行业将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面对公共危机,中国政府展现出来的治理能力,中国经济具有的强大潜力,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全产业链的供应能力以及巨大的市场规模,都使得外商对中国继续保持信心。最近,戴德梁行选取了122家投资机构进行调研,其中包括63家外资机构,结果显示99%的投资者认为,疫情不会影响今年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活动。

  疫情防控也并没有放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步伐,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老企业的参展热情依旧,总体招展进度比前两届同期更快。其中,米其林集团、雅培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今年首次报名参展。

  在平衡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方面,中国正在给世界交出一份优秀答卷,而中国经济的韧性将是我们最终获得胜利的法宝。(刘春生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